<address id="bzzdd"><pre id="bzzdd"><ruby id="bzzdd"></ruby></pre></address>

      <big id="bzzdd"></big>
      <noframes id="bzzdd"><pre id="bzzdd"><ruby id="bzzdd"><ol id="bzzdd"></ol></ruby></pre>

      <pre id="bzzdd"><ruby id="bzzdd"><ruby id="bzzdd"></ruby></ruby></pre>

        <track id="bzzdd"><strike id="bzzdd"><ol id="bzzdd"></ol></strike></track>

          <pre id="bzzdd"><ruby id="bzzdd"><ol id="bzzdd"></ol></ruby></pre>

            <pre id="bzzdd"></pre>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3120220001
            浙江工人日報社 主辦
            新聞服務熱線
            0571-88851111
            采訪中心:0571-88851111
            報紙編輯部:0571-81916093
            新媒體部:0571-88864594
            事業發展部:0571-89937119
            首 頁 | 工 會 | 企 業 | 人 物 | 維 權 | 讀 書 | 民 聲 | 人 間 | 視 覺
            您現在的位置: 浙江工人日報網  >   正文

            暑期勤工儉學卻拿不到工資

            杭州市余杭區檢察院助14名大學生討薪


            2022年12月20日 10:33   來源: 浙江工人日報   作者:范躍紅 余檢
             

              “媽媽,我們的工資終于下來了……”昨日,在杭某高校大三學生小王通過微信給家人報喜。此前,在杭州市余杭區檢察院檢察官的見證下,小王等14名在校大學生終于拿到了被拖欠了15個月的64353元勤工儉學工資。

              2021年7月,小王利用暑期勤工儉學,通過網上招聘信息應聘杭州某勞務公司,并與之簽訂了《崗位協議書》,雙方就考勤管理和工資計算發放等事宜進行了約定。

              之后,小王及其他勤工儉學的學生被該勞務公司派往某物流倉庫從事快遞分揀等工作。辛勤工作一個多月后,學生們陸續結束暑期工作返校,但公司卻未如約支付工資。

              同年9月,15名學生向當地司法所及勞動保障監察部門反映情況。根據相關規定,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就業,學生與該勞務公司之間不構成勞動關系,所以相關部門只能將該案作為普通民事糾紛進行調解。經過多次協調,該勞務公司僅向其中一名學生支付工資后,就再也不愿支付其余學生的工資。

              眼看辛苦錢要打水漂,小王等14名學生向余杭區檢察院申請支持起訴,請求檢察機關幫助討回工資。

              “我們調查發現,小王等人均為在;蛘邉倓偖厴I的學生,其中還包括未成年人和家庭經濟困難人員,他們普遍社會經驗不足,法律知識較為欠缺,訴訟能力也相對較弱!背修k檢察官介紹道,這些申請支持起訴的學生分散在全國各地且受疫情影響,學生們面臨著維權風險和成本“雙高”的現實難題。

              為破解難題,余杭區檢察院組織公開聽證,到場聽證員均認為該案符合檢察機關支持起訴的條件,于是余杭區檢察院正式決定支持起訴。之后,該院又數次組織雙方開展調解工作,但該勞務公司始終以被派遣單位未與其結算勞務費為由,拒不支付學生工資。對此,檢察官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履職方式,有效利用即時通訊工具向學生提供法律咨詢,協助他們收集工作考勤記錄、工資單等關鍵性證據。

              為了確保訴訟程序推進順利,該院還主動與余杭區法律援助中心對接,協助學生們申請法律援助。

              今年9月底,小王等14名學生在法援律師的代理下,正式向余杭區法院提起訴訟,余杭區檢察院同步向法院提交《支持起訴書》,支持學生們提起訴訟,法院經審查后依法受理立案。

              其間,為切實減輕當事人訴累,幫助小王等人早日拿到工資,檢察官積極跟進訴訟進度,繼續聯系該勞務公司等以促成雙方和解。在法院組織的庭前調解中,到場參與協商的檢察官配合法院耐心釋法說理,終于做通了該負責人的思想工作,當場同意支付拖欠的工資,并在法院的主持下達成了調解協議。

              12月初,勞務公司如約將工資通過轉賬方式支付給14名學生。至此,這起耗時15個月的勞務報酬糾紛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責任編輯:張永炳 
            版權和免責說明:凡注有"浙江工人日報記者"或電頭為"浙江工人日報網"的稿件,轉載必須經原創作者同意,并保留"浙江工人日報"等字樣。

            相關內容
            廣告聯系 | 關于我們 | 法律聲明 | 投訴建議
            浙江工人日報網版權所有 ©c2008 浙ICP備05017986號    浙ICP備05017986號-1  
            浙江省新聞道德委員會舉報中心投訴電話:0571-88901234  手機短信:18806501498  傳真電話:0571-85175125  郵箱:zjsjx@zjncws.com.cn  
            波多野吉衣无码视频一区二区

                <address id="bzzdd"><pre id="bzzdd"><ruby id="bzzdd"></ruby></pre></address>

                <big id="bzzdd"></big>
                <noframes id="bzzdd"><pre id="bzzdd"><ruby id="bzzdd"><ol id="bzzdd"></ol></ruby></pre>

                <pre id="bzzdd"><ruby id="bzzdd"><ruby id="bzzdd"></ruby></ruby></pre>

                  <track id="bzzdd"><strike id="bzzdd"><ol id="bzzdd"></ol></strike></track>

                    <pre id="bzzdd"><ruby id="bzzdd"><ol id="bzzdd"></ol></ruby></pre>

                      <pre id="bzzdd"></pre>